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处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 生物学> 学科简介> 正文

生物学学科介绍

1、生物学科概况、跨越式发展历程和学科定位:

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始创于1923年。其办学历程曾先后于1950年和1962年两次中断。1987年重建并开始招生。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创业,在不发达地区 和非中心城市的地方大学,在极其困难条件下,从零起步,聚集培养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青年人才在内的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 团队,取得了突出成绩。2003年获批河南省第一个植物学博士点,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且衍生出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2012年被确立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被确立为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工程建设学科。依托学科的发展,组建了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并于2005 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创建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河南省依托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 现了河南省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零”的突破。2010年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作为牵头单位获批“作物逆境生物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 心”。构建了先进的研究技术平台,创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学科方向、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逆境生物学一直是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命题,也是国家粮食、生态和水资源安全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学科自90年代初紧紧围绕“逆境生物学与可 持续性农业”这一前沿领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作物对环境因子应答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形成了逆境应答的功能基因组学、细胞遗传与逆境信号转导、抗 逆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旱地农业与作物逆境生理生态等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通过学科领军人才的培养计划,已形成了完善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取得了一系列 原创性的成果。近年来,在Plant Cell、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奠定了逆境生物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同时,利用该学科建立的技术平台,带动了植物生理学、生物化 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为我国逆境生物学研究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3、学科影响:

逆境条件下植物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和信号转导一直是本学科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以气孔保卫细胞为模式体系,开辟了ABA 诱导H2O2导致气孔关闭新领域,并成为其先驱性工作和基点,引发了世界范围内许多科学家关注这一科学问题。我们关于ABA 诱导H2O2产生的研究论文(Zhang 等, Plant Physiology 2001,126:1438-1448)目前已经被SCI他引达300 余次,为国内植物生物学界被引频次最高的一项工作,成为活性氧信号转导研究的经典文献。学科带头人带领的研究团队两次受《New Phytologist》刊物邀请撰写研究综述(2008,178:703-718; 2014, 201: 1121-1140)。2004-2014年中国高校被ESI收录第一作者的TOP论文排行榜显示,四篇论文进入ESI植物与动物学科领域前1.00%高 被引论文排名。著名植物生物学家邓兴旺、马红教授等在Plant Cell撰写评述“Plant Biology Research Comesof Age in China”,总结了我国植物生物学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其中提到我们生命学科,并对我们在保卫细胞氧化信号感受和转导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国内植物生物学研究的八个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见The Plant Cell, 2006, 18: 2855-2864)。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理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2007年和2012年分别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年来,本 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也不断提升,作为首席单位和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计划项目(2012CB114300)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13CB956300)。

4、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培养过程的评价、考核和管理。开展科教合作计划,探索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催生拔尖创新人才。比如,“菁英班”为依托,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签署并实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建立 疾病精准早期检测及治疗联合研究中心,以此为依托,建立河南大学和麦考瑞大学之间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5、学科发展的未来的挑战和建设目标:

学科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取得了显著发展。由于学校所处区位劣势的影响,高水平人才队伍建 设,青年领军人物的培养和技术平台体系仍然是限制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相比,学科发展仍然滞后,部分二级学科缺乏领军人才,学 科人才厚度不够,科学竞争意识和科学研究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的社会贡献度稍显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