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我校郝铁川教授主持申报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课题获批立项,该项目系2021年以来河南省唯一立项,也是我校继2014年以来再次获批该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通过梳理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经验,自觉地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资源,增加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同时,课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提炼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以此作为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何者为精华内容、何者为糟粕内容的鉴别标准;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细致梳理,择定哪些属于优秀的、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容,哪些属于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相容的糟粕性内容;借助我国法治建设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成功转化和发展的实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据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计划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为主攻方向,受到社会尤其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郝铁川,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法系及其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共产党政治及法治思想等。现任河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公室国家级法治人才专家库成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法治宣传专家团成员,河南省委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及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