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其间,河大师生纷纷表达对全会精神的积极关注和热议。大家一致表示,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高度认可,对未来五年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十五五”期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强国建设必将取得重要成就。河大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践行“两高四着力”,为奋力谱写学校“双一流”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汇聚磅礴力量。
校党委书记季波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令人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全会就“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作出新的战略擘画,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建设高校,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成效。要聚焦“两高四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支撑高水平学科建设,保障高水平安全,深入实施《河南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好党建引领“十大工程”;紧扣“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办学新定位和“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坚持人才强校首战略,推进“123人才强校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AI+智慧”校园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汇聚一流学科倍增、A类学科突破、百年河大振兴的磅礴合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校长张锁江院士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大幅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的奋斗目标。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面对AI带来的范式革命与产业变革,河南大学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科技创新使命,引领推动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主导向“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育”的转变,从“基础研究”向“创新突破、支撑国家战略”的转变,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学校将紧扣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践行“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主线,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建设新工科、新医科及新兴交叉学科;强化有组织建制化科研,依托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聚力基础前沿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教产协同,完善“学院+研究院+基地”一体育人模式,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这些举措,着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科技支撑。
校党委副书记李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也为高等学校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把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要在广大师生中迅速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聚起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共识;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学科建设,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为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河大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萌芽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其中关于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让人深受鼓舞、倍感使命在肩。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一要深化宣传引领,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讲好河大科学家故事,以“党建 +”模式筑牢师生思想根基;二要着力新文科建设,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推动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深度对接,强化核心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是做实工会工作,秉持 “一切为了教职工” 理念,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凝聚爱校荣校合力。学校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河南更出彩建设中彰显担当作为、贡献更大力量。
副校长乔梁表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员,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必须体现在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扎实举措上。展望“十五五”,我们要把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着力提升治理效能,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内生动力。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在深化改革、动能转换、资源拓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将全会精神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持续厚植发展优势,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显著成效,打造具有河大范式的卓越贡献和鲜明特色,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副校长薛波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十五五”时期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面向“十五五”,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将全会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持续推进卓越人才引育、优势特色学科攀升、原创科研攻坚、开放融合拓展等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奋力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不可替代的智慧和力量。
副校长白莹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会议。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在战略任务前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向未来,河南大学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新定位和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构建有组织科研的卓越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队伍,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高质量规划助力学校提质进位,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河大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姬志闯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责任重大。结合河大实际,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阐释研究,组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解读,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引导师生增强贯彻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深化价值引领,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讲好新时代伟大成就,特别是用好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科学家故事等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师生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三是服务发展大局,推动守正创新,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党建+”为引领,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省、文化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学科建设处处长赵俊伟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国家发展的宏伟行动纲领。我们将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力求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破解学科发展难题的有力武器,成为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河南大学发展实际,学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学校“十五五”战略规划,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将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确保学科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夯实一流学科建设基础,集中优质资源推动学科筑峰工程;聚焦新质生产力,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科建设处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学科建设的精准举措,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高效务实的行动,为学校学科发展擘画新篇,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学科力量。
教务处处长何欣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力量,必须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培养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我们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面向国家需求和河南省未来产业战略布局,立足学校“强理振文、新工新医”的办学定位,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培育新工科、新医科及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优化拔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与成长,着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学生处处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樊小勇表示,刚刚落幕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取得的显著发展成果,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并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为“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以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遵循,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践效能。牢固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校园安全稳定基石,通过思政革新推动理念转型和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具备强大引领力、支撑力和服务力的新时代学生工作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校团委书记龚森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校团委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持续在引领、服务、凝聚青年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一是聚焦思想引领铸魂,深化“青马工程”培育体系,打造“青春两团”青年宣讲品牌,用“青言青语”阐释全会精神,通过微团课、主题团日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二是聚焦服务成长成才,树牢学生中心理念,聚焦生活、学业、就业、创业等急难愁盼,深化“知行报国”“青创”大讲堂和“我为同学做实事”等活动,健全服务平台和工作体系,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三是聚焦实践育人赋能,建强“三下乡”“青年实干家”“挑战杯”等平台,引领广大青年走向社会“大课堂”,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织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攻坚克难、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奋力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崭新篇章。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常凤香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其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院党委将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使广大师生充分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十五五”发展的战略擘画转化为化学一流学科创建的强大力量。学院党委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坚持以全会精神指引化学一流学科创建,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力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确保“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开好局,全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梁建忠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其中“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河大生物学一流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注入强大动力,作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我和生科同仁深感使命在肩。生命科学是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主干之一,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教全过程,一是要筑牢党建根基,以安全和服务的高质量引领推动学科发展;二是要持续锚定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目标,坚持“逆境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特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将全会精神融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三是要将学习转化为实践新动力,激发师生创新创造新活力,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任东景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紧密结合河南大学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建设要求,努力通过“三个持之以恒”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提质进位。一是持之以恒通过引育结合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持之以恒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等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色优势,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三是持之以恒深化与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合作,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思政特色品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原故事、黄河故事、河大故事,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新时代好青年。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文化学院将把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制定学院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锚定“建设研究型学院,把中国史学科建成一流学科”的发展目标,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学科声誉等方面发力,全力做好学院党建工作,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玖姣副教授表示,通过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努力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此次全会是在即将走过“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迎来“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全会部署了一系列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战略任务,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也要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快车道上,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守护好思政课堂这一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政引领力。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师、化学系第一党支部书记王琪琳表示,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体会到“十五五”规划把科技自立自强置于现代化建设核心位置,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指明方向。作为高校教师,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河南“十大战略”紧密结合,聚焦绿色催化、功能材料前沿,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同时把课堂变赛场,把实验楼变孵化器,培养敢闯会创的化学学科人才,为学校在“十五五”期间“双一流”建设和学院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研究生苏梦钒表示,凝心聚力担使命,团结奋斗启新程。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我倍受振奋。全会的“十五五”蓝图中,“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让我明晰了青年使命,深刻体会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结。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会以实际行动做好贯彻落实:借助校园新媒体、读书会等途径,用青年话语解读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融入将来的学习科研中。对标学校的发展目标,我更将立足于在学业上深耕,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贡献青年力量,勇担青年之责,以期为学校“双一流”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露茜表示,通过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我深感使命在肩。公报中擘画的发展蓝图与战略部署,彰显着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深邃思考与战略定力,让我深切体会到“阶梯式递进”的现代化进程正呼唤着新时代青年的阶梯式成长。“十五五”的征程即将开启,作为一名河南大学的学生,我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奋力拼搏、锤炼本领的具体行动,同时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筑牢思想根基,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为学校“双一流”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