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我校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 引领新材料自强”暨2025年第六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0-25  作者:材料学院

(2025年第六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 2025)合影)

近日,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河南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新材料自强”暨2025年第六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 2025)在我校郑州龙子湖校区举行。

吉林大学邹广田院士、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和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院士共同担任名誉主席。河南省科学院徐红星院士、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院士、苏州大学迟力峰院士、南京大学顾宁院士、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河南大学杜祖亮教授、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主席Denis Koltsov博士、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以及河南大学张治军教授为大会共同主席。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数百名杰出的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由河南大学副校长乔梁主持。

(校长张锁江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开幕式致辞环节,张锁江代表主办方对来自国内外的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河南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河南大学自1912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特质。河南大学材料等学科的发展是这种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后,开始综合性大学建设,1985年从吉林大学引进朱自强先生来河大工作,开启理工科复兴之路;其后,“两弹一星”功臣党鸿辛院士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来河南大学工作。两位先生为河大材料等理工科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培养了张治军、杜祖亮等学科带头人,成为材料学科发展的名片。如今河大材料学科发展迅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张治军老师在济源建立中试基地,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申怀彬在QLED研究领域发表河南省首篇《Nature》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项目的支持;材料学科还自主培养了一批国家级青年人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张锁江特别感谢以邹广田院士、王中林院士、江雷院士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对材料学科和河大发展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大力支持。张锁江强调,学校正以郑州校区为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其区位交通便利、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持续完善科研布局与人才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高地,为服务国家新材料战略、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河南大学力量。张锁江希望未来在学科建设、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得到院士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徐红星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徐红星简要介绍了省科学院重建以来的发展成果,希望以本次大会为纽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深度交流,构建多方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低维材料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

(黄和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黄和在致辞中呼吁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应用驱动、标准先行”为方向,凝聚多方智慧,加快成果转化,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持续推动低维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顾宁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顾宁表示,低维材料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离不开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制定,期待本次与会专家能促进交流、凝聚智慧,取得丰硕成果。

(刘益春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益春表示,科学研究应综合发力、交叉发展,突破传统研究边界。他祝愿本次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低维材料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相关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唐智勇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唐智勇简要介绍了国家纳米中心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举措。他呼吁学界与产业界进一步深化合作,在标准制定与产业转化上协同发力,推动低维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

(邹广田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邹广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传承发扬以朱自强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充分发挥河南大学学科积淀与科研优势,大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进一步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合作,力争在低维材料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再创学科发展新辉煌。

(校长张锁江院士为专家颁发聘书)

开幕式还举行了特功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高效照明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的聘任仪式。张锁江分别为参加会议的学术/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邹广田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益春院士,以及学术/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青、北京大学邹如强教授,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胡伟达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孙小卫教授,国家杰青、湖南大学廖蕾教授,国家杰青、复旦大学周鹏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唐建新教授颁发了聘书。

(刘益春院士、张治军教授、黄维院士(中山大学王来源教授代)、宋克兴教授、迟力峰院士、谭平恒研究员依次作大会报告)

在大会学术报告环节,刘益春院士、张治军教授、黄维院士、宋克兴教授、迟力峰院士、谭平恒研究员应邀分享了各自攻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共安排137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低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功能拓展及标准体系建设等多个核心方向,系统展现了低维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全国纳标委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2025年会暨二届二次全体会议,讨论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申报和起草等事项。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标准化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低维材料领域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共享与转化,对加快低维材料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新材料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