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1日,“第七届认知语义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这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期刊《认知语义学》主办,河南大学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河南大学《外文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瑞士等6个国家当今认知语义学的顶尖专家及200余位学者,围绕“跨学科视野下语言与认知研究”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开幕式由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王玉珍主持。会议主办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福印教授高度评价Leonard 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对当代语言学的深远影响。河南大学副校长张立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会议搭建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代表了当今认知语义学的最前沿探究。
十个平行论坛中,200余名学者围绕认知语义学与时空范畴、构式语法、语言对比、话语分析、语料库与神经加工等分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理论层面,深化了认知语义学与神经语言学的交叉研究;方法论层面,创新性地引入多模态语料分析技术;应用层面,则为语言教学、机器翻译等实践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大家纷纷提出,认知语义学的发展需进一步突破学科壁垒,构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建设。
闭幕式上,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璟慧表示,过往三十年,河南大学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持续不辍的深耕探研,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认知语言学者如徐盛桓、张克定、刘辰诞、牛保义、杨朝军、姜玲、周瑞敏、李香玲、梅冰、王晓伟、孙文统、李淑静、张珂、任凤梅、王鑫、马应聪、俞琳、张翠英、申少帅、孙李英、刘倩、陈晶晶、杨丽梅、李恬、赵丹、张梦杰、张静苑等,传承有序、接连不断。本次有幸承办这场国内外顶尖专家云集的国际会议,是对我校认知语言学研究传统和团队的高度认可。
展望未来,河南大学将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以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姿态,始终仰望星空、追求不止,为打造“全球河大”品牌、加强人文交流与国际传播、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贡献更多力量。